北美科技公司福利都超好?我用過哪些公司福利?

福利都超好一定是個誤會,就跟哪個星座都有渣男一樣,不能以偏概全。想知道公司福利有哪些,網上資料超多,我這邊就以我個人經驗分享。

最近實地考察了溫哥華的Amazon, 沒有想像中的吃到飽零食櫃和飲料,每個員工每天可以有一杯barista準備的飲料,有喝到飽的氣泡水,有那種最普通的茶包和咖啡可以泡,風景還不錯。我如果住公司附近,應該會在週末把公司當作圖書館/咖啡廳用,然後平日就很故意地不進辦公室,硬是要跟人唱反調。這些大概就是我看得到的辦公環境的部分。

至於我待的公司我就可以詳細慢慢說

  1. Stock Options
    • 簡單地來說,就是買自己家公司股票有折扣。個人是沒有買啦,我自己的理財規劃就是定期定額投資大盤。
  2. Health Insurance
    • 額度和自付額每家公司都不太一樣,我是直接選最貴的方案。
    • 絕對每年要用的是按摩,我們公司每年只有$1000的額度,這個額度會跟其他幾項醫療支出共享,我以前覺得自己絕對不用看醫生,所以就是固定每一、兩個月去按摩一次。去年出車禍後,發現意外真的會發生地很意外,所以現在就是會等到下半年確定沒有其他需求時,再慢慢消耗這個額度。
    • 我的牙就像危樓一樣,隨時都需要重建,大概每四個月會去看一次牙醫看看地基有沒有什麽變化,基本上我都沒有自己付過錢。
    • 眼睛雷射有小小的補助,貌似兩百塊,可以吃個兩頓大餐。
    • 親身實測好用的是海外旅遊醫療險,上次在美國急診室的費用貌似有被cover到一半左右。
  3. 各種莫名其秒的折扣
    • 我們公司大概有四個網站可以給你優惠,看似項目很多,但其實蠻雞肋的,而且網站有夠難用,然後又不統整。優惠項目大概就是 samsung, 迪士尼,租車公司,一點點的飯店這樣。
  4. Ergonomic
    • 這點我不太確定算福利,還是公司應該要給的。反正就是公司有個 Ergonomic條例,如果你有醫生證明然後有跟 Ergonomic Evaluation 的人談過,你可以要求一些有助於 Ergonomic的配件又或是家具,像是小凳子、符合人體工學的滑鼠、外接鍵盤等。這條例好像蠻少人用的,但我真的很摳,很想叫公司負擔我的家具,於是我要求了升降桌和辦公椅。此刻環顧了一下我的桌面,看來我也要求了鍵盤和滑鼠。人老了,真的不能ikea家具辦公,之前有段時間,背痛到躺在地上工作。
  5. 辦公環境
    • 健身房:現在其實都100%遠距,所以辦公環境對我沒什麼影響。之前在舊辦公室時,一樓有個小小健身房,想躲起來的時候就會跑去運動,不然就是下班後我都在那混個一個小時,等到尖峰時段過了再回家,不然開車小菜鳥的我每次都塞在車陣裡壓力超大。想當年,八點上班,我為了躲避車潮,七點就到公司,偌大的停車場就我一台小白車。
    • 水果/零食/飲料:零食不算吃到飽,因為每次一補貨就被掃光。現在辦公室好像只剩飲料,超喜歡那些無糖氣泡飲,如果有去辦公室,我都是一整天喝那個維生。
  6. 年終/獎金:這裡的公司不像台灣有年終,常常看到台灣有人抱怨蛤才一個月,這裡有就不錯了。我自己現在待的組是獎金制度,每季會看你的績效給獎金,公司的營運狀況也會影響到獎金的多寡,之前在同個公司別的職位就沒有獎金,但是有時候會來個調薪。反正一切都不太固定,有多拿到的,我就心存感恩收下來(反正稅這麼高,扣一扣也沒剩多少)。
  7. 網路補助:因為我是遠距,所以每個月可以申請$60的補助,每個月要上傳網路費帳單申請,帳單上的人要是你本人。從2020到現在,通貨膨脹,補助依舊$60, 想當年我的網路費還只有50幾塊,現在已經快要70了。
  8. Matching RRSP: 差點忘了這項,因為這不太是平常會用到的東西。這個簡單地來說就是你可以設定公司直接從你的薪資扣一個固定比例的金額,自動轉到退休帳戶,如果你選擇5%,每個月你的薪水會直接轉5%到退休帳戶,然後公司也會放一樣的金額到你的退休帳戶,免費再多賺5%,划算。

這邊就列舉幾個我用到的福利,我也只有在一家公司做過正職,資料來源實在有限。

Summary

  • 每個星座都有渣男,不是每個科技公司都有吃到飽的buffet。
  • 加拿大和美國薪資差了一大截,物價卻沒差那麼多,如果你也有朋友在加拿大,請對他說句「辛苦你了」。
  • Matching RRSP 無腦 opt-in!
  •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公司有福利,就勇敢地說「我要申請」。

Posted in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